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教育部于2017年2月召开了关于新工科的会议,对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达成了共识,2018年3月批准了全国首批612个国家级“新工科”项目,包括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航空工程学院主持的“面向未来民航技术发展的机务工程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项目。
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民航维修正在向“数字化维修”转型,同时大量采用新技术的新一代飞机和发动机投入运营,而且以C909和C919为代表的国产民机机队规模持续增长,中国民航维修业和航空制造业都面临着“两业”深度融合、数智升级、创新转型的发展需求,亟需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团队协作性好的航空工程专业人才。
为此,航空工程学院从2020级起,首先飞行器动力工程和飞行器制造工程两个专业以“智慧运维”为主要方向分别设置了“新工科试点班”,强化打牢数理基。剿飨钅渴浇萄,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总结新工科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需求、国产民机等装备加速导入的形势和教育部、天津市教委的最新要求,2024年航空工程学院将“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扩面到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全部7个专业,其中6个专业获批“天津市普通高校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基本实现新工科全覆盖。
航空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基于具有专业特色的项目式教学,通过设置课程项目、课程组项目、科研训练项目、学科交叉项目等,项目突出赛教、科教、产教三融合,渐进式培养学生初级-中阶-高阶创新研究能力,依托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共享师资、共导项目、共编教材等,构建多元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的科技创新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