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依据是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的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大庆和大寨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成为当时工农业上的两面旗帜。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自1960年5月开始,集中全国石油部门的人力、物力,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开发了大庆油田。到1963年,大庆油田的油产量达到六百万吨,国家投资已全部收回,还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资金,并锻炼出一支有一定技术素养、有组织有纪律、能吃苦耐劳的石油工业队伍。中央通知指出:大庆油田的经验不仅在工业部门中适用,在其他部门也适用,或者可作参考。此后,全国工业交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
“工业学大庆”主要是学习增产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铁人”王进喜是这支队伍的优秀代表。一次打井时发生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不顾泥浆烧人,扔掉双拐跳进两米深的泥浆池中,手划脚蹬,用身体搅拌泥浆。另有七人也随即跳进泥浆池中。三个小时后,井喷被制止了。这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井方法。而王进喜则被烧出大量血泡,全身血肉:,一出泥浆池便昏倒在地。他的口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传遍全国。
文革期间工业学大庆运动进入高潮,也出现了大量的偏向:有的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号和空喊上,刮风走过。挥械牟唤岷鲜导是榭,生搬硬套大庆模式。有的企业想模仿大庆,除生产外也搞农林牧副渔,根本不顾自己是否有客观条件;有的企业把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话任意套用,不讲科学、蛮干硬干,造成重大损失。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位于山西东部,环境气候恶劣。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中共大寨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领导下,当地农民从山下担土到石山上造田,在山顶上开辟蓄水池,所谓“万里千担一亩田”,将寸草不长的石头山改造成良田。毛泽东认为符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原则,因此号召全国农民向大寨学习。
在各种宣传和舆论工具的鼓噪之下,许多地方并非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而是将大寨作为农村发展的标本推广。尤其在南方农村,基层官员不切实际地在山上大规模开垦大寨式梯田。这种做法的荒诞性在于,南方大多是水田,山上无法解决供水问题,因而梯田根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盲目学大寨导致山上植被大量受损,中国出现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以来又一次生态危机,山清水秀的南方满布光秃秃的梯田。
同年10月16日,我国国防战线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名致电参与首次核试验的全体人员和一切从事国防建设的同志们,热烈:氐谝淮魏耸匝槌晒Φ木薮笫だ。贺电指出,首次核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中国政府就中国成功地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发表声明。声明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声明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面临日益增长的美国的核威胁,中国不能坐视不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声明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作为第一步,各国首脑会议应当达成协议,即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很快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承担义务,保证不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区使用核武器,彼此也不使用核武器。17日,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转达中国政府关于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