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凝聚思想共识,激扬奋进力量,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五年奋斗路·喜迎党代会”之基层工作巡礼专题,展示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强不息、守正创新,激昂进取、勇毅前行,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第二次党代会以来,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融合中法教育理念,创新工程教育模式,持续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和学院国际影响力”的办学理念,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立足航空、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聚焦党的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建设三个高地建设,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党建赋能新发展:以“四个坚持”聚力建设基层党建高地
学院深度融入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一融两高两大五抓六要”党建工作体系,依托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品牌建设三个载体,在持续加强五讲型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干部和人才队伍等建设上下功夫,促进以上率下、凝聚共识、执行高效、潜心育人,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把方向、带队伍、聚人心、育人才、促发展目标。

学院教师在第二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上向校党委书记曹胜利介绍项目情况
坚持政治领航,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五讲型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体推进“五风”建设。创新组织模式,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引导师生党员共同参与,激发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建设。落实政治把关制度、健全风险研判机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并重,引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构建学院宣传思想文化体系,凝练学院标识、学院精神,建强线上线下阵地,不断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学院党委连续在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中被评定为“好”,领导班子2次被评为优秀“五讲型”领导班子。2名教师被评为民航优秀共产党员,1名教师获评全国民航五四青年奖章,2名教师被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评为立德树人优秀奖,1名教师被评为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最美教师,3名学生入选天津市青马学员,2名学生获全国民航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学院党建工作思路

学生赵靓、王斯冉、鲁联朋入选天津市青马学员

师生获得的部分荣誉称号
坚持思想铸魂,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构建“1+1+N”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新模式,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实践与推动落实有机结合,促进学习成果转化。规范开展主题教育学习,制定主题教育方案,压茬推进主题教育开展,推动教育内容入脑入心入行。创新学习模式,坚持“党建红”“民航蓝”有机融合,与南方航空、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民航企事业单位,东丽区、北辰区等地方街道社区,天津第三中学、耀华虹桥中学等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共建、联学联建活动,通过设定特色学习议题,深化务实合作、凝聚发展共识、提升学习成效。

学院党委“1+1+N”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新模式
坚持制度筑基,持续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完善党政联席会和院党委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重大问题决策程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坚持制度先行、依规治院,制定、修订《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关于持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文化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等20余项制度文件,以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学院建立健全制度文件
坚持党群共建,凝练特色育人品牌。学院落实党工团一体化建设,构建一体化育人链条。全力支持和保障学院工会和学院团委发挥连接师生桥梁纽带作用,在提升政治力、凝聚力、服务力上不断下功夫,通过理论学习、仪式教育、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使群团组织更有强度、有效度、有温度。1个党支部获评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样板党支部,5个党支部党日活动全部获评校级精品党日活动,结构完整性创新团队党支部获评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大中学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培养高中生劳动素养的探索与研究”获批2023年市教委社科重大立项。学院工会连续四年获评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优秀基层分会。外语教研室获评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1名教师家庭获评天津市最美家庭。学院团委获评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民航五四红旗团委,3支团支部获评天津市和全国民航五四红旗团支部。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院获评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岗
教育肩负新使命:以“四个优化”奋力打造航空卓越人才培养高地
持续推进法国预科-工程师精英模式与中国本-硕一贯制模式深度融合,对标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进一步调整学院定位和培养目标,按照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优化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国际化卓越航空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五年来,学院在中法联合办学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践体系,使其更加契合中国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列入人才培养目标首位,贯通人才培养的全链条。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将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华文化等元素有效渗透到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和多模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推出“综合实验周”模块化实验教学和“学术小假期”,每年滚动更新6个以锻炼实践能力为主的基础实验和6个以工程实际问题预研为主的专业综合实验,并集中开展学术报告。建成中外合作、产教融合的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层次分明的渐进式校外实践教学体系。近五年,学院先后获评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0项、其他项目30余项,获批天津市第三批一流课程1门,首批天津市级精品教材建设项目1项,规划出版教材14部。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9-2021年度交通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民航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优化三全育人机制,育人成效走深走实。在育人机制上下功夫,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上下协同联动的育人机制。在育人路径上下功夫,构建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为主体,管理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为支撑,心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为保障,“互联网+育人”即网络育人为融通的“卓越工程师之路”协同育人工作体系。在育人主体上下功夫,发挥学工队伍、班导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和朋辈导师协同效应。近年来育人成果涌现,《多元文化框架下复语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基于四个课堂的卓越工程师之路实践育人项目》等4项案例被评为天津市三全育人优秀案例,3名学生被评为十佳大学生,各类奖学金奖励582人次。

学院三全育人机制

打造育人主题协同效应

学院学生获评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十佳大学生

学生荣获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天津市金奖和全国铜奖
优化校企协同机制,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就业。就业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学院不断适应“两业融合”发展趋势,以民航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牵引,加快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强化与企业全方位互动,持续放大校企合作模式协同效应。强化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就业指导服务等暖心举措,全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实现100%,就业向民机设计、制造领域加快流动,学生就业满意度、行业美誉度持续提升。学院坚持以服务国家大飞机事业发展战略需求为价值导向,近五年103名毕业生投身中国商飞、商发,占毕业生人数近30%。创新育人模式,与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成立大飞机班,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第一期就业供需对接项目、民航行指委“十佳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学院就业情况

2023年度民航行业十佳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优化合作交流机制,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深入落实执行委员会工作机制,在第二十八届执行委员会上签署第四期合作协议,合作办学进入新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中法联合培养博士(人才)项目,贯通本-硕-博一体培养。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累积近30名学生赴国外高校读博深造。顺利完成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认证,通过2022年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审核性评估。

与法方合作院校召开第28届执行委员会并签署第四期合作协议
人才服务新要求:以“四个加强”全力打造人才和创新高地
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分类卓越的原则,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加强分类培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五年来学院持续开展教师基本素质提升行动,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邀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李福荣教授等二十余名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知识图谱应用、教学方法创新、思政元素进教材等主题现身说法,深入交流指导。举办学院教学能力竞赛等赛事,搭建展示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交流教学理念的平台。近五年,2名教师获得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个教学团队获得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教学创新大赛天津市二等奖等。

学院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并获奖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高低、行业视野的宽窄会直接影响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坚持目标导向,制定《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教职工企业实践培训工作实施办法》,拓展企业实践资源,鼓励引导专业教师结合专业方向到民航岗位一线学习,反哺人才培养。近年来,累积输送十余名教师到AMECO、中商飞等民航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
加强专业集聚,打造科研创新团队。要实现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关键在于打造强大的人才“磁场”。学院根据教师科研方向,以有组织的科研为路径,成立了精密检测与先进控制、先进复合材料及结构完整性评价、航空复合材料设计与结构优化、先进航空装备及关键技术、绿色航空动力和民航复语教学等六个创新团队,逐渐形成了教授领衔,结构合理的人才发展梯队,最大化发挥人才价值。五年来,共立项科研项目166项,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学术论文276篇、申请专利5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
加强平台搭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搭建人才平台是集聚人才、培养人才最有效的方式。学院加强产教融合,聚焦民航运维等领域技术问题,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平台,推动创新资源转化为科技成果。先后成立“航空结构强度与改装联合实验室”“民航航空器冲击防护与安全性评估重点实验室”“商用发动机运维技术开发联合实验室”“中意航空联合实验室”和“旋转机械流固热耦合设计与性能评估联合创新中心”。

学院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及创新中心
加强引育并举,自主培养国际化教师。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牵引,加大引才力度。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国际化办学特点,搭建发展平台,拓展育才路径,学院自主培养的10名教师中,3名已晋升为副教授,6人次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3人主持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将以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主动对接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战略任务,总结凝练办学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育人成效,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5元可提现的电玩城高质量发展、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