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都是熟悉的,如何让学生在看似熟悉处有更深的收获并主动学习,是石志强和教研室老师们一致思考的问题。
“老师,我今天已经到达遵义了,是排行榜第一名!”“老师,我对四渡赤水特别感兴趣!”……同学们在课后积极地与石志强交流着自己的实践体会。
2023年,石志强与教研室老师积极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经过与平台设计公司的反复交流,首次推出了《我们的长征》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将学生手机的微信运动和《我们的长征》实践系统相关联,学生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在实践系统中兑换成长征虚拟步数,将学生“真实生活步数”融入“虚拟长征步伐”,用“步数换里程”的方式点亮长征地图图标,踏着红军的足迹,重温长征历史,感受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初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他是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一心向学、热爱讲台、被学生亲切称呼为“强哥”的思政名师,可如今手握两个省部级教学比赛一等奖,在讲台上声情并茂、自信满满授课的他,刚刚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时候,却经常因本领恐慌而焦虑,因为担心回答不出来学生的提问而失眠。
面对种种压力,他深知学习是破除本领恐慌最有效的途径,而快速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学院以赛促教。“石老师,讲稿的这个词换成另一个可能会更准确。”“石老师,讲课时调整下语调语速,别紧张。”“石老师,我看到了一个更具说服力的证明材料。”……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比赛从来都不是某一位教师自己的事。参赛以来,学院始终坚持集全院之力打造参赛选手,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培训、演练等备赛活动。学院老教授悉心指导,教研室团队群策群力、集体研讨,参赛教师精心准备,从每一张PPT到每一页板书,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除了石志强之外,无论新入职还是新转岗教师,都能快速站稳讲台,因为学院会高质量开展集体备课,实施老带新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各类成长平台,纲要教研室不少青年教师实现教学、科研双进步。
而这种种都指向一个目标:教师授课能力不断提升,学生获得感持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