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为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及学院团委在天津市烈士陵园前开展“鲜花寄哀思,传承慰英烈”活动。
丰碑映初心,国歌寄英魂
活动现。窈窖ё幼抛把险,手捧菊花,首先为英烈壮士们默哀一分钟,表达哀思,告慰忠魂。而后随着国歌的激昂旋律,全体人员齐声高唱,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国歌唱毕,全场肃立,伴随着深沉悠长的《献花曲》,学子们迈着整齐有序步伐依次将满载敬意的花朵缓缓放置在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绕烈士纪念碑半周,表达对革命英雄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铭记悲惨历史,致敬民族脊梁
祭扫结束后,大家在天津市烈士陵园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步入纪念馆展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饱经风霜的遗物,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光辉事迹。讲解员讲述的革命先辈们“头可断,志不可屈”的铮铮誓言,让在场人员深受震撼,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崇高的革命信仰,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在“浩气长存”的展示中,有着对部分烈士的简述,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却为了同一种理想奉献了自己珍贵的生命。展厅中摆放的一件件烈士们的遗物,无不显示了当时他们生活的艰难,但是烈士们用生命去捍卫了中国的尊严。接下来则是描述战后天津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天津的美好生活,像是以此来宽慰为此付出一切的英灵们。
接着大家走入劳工纪念馆,听着讲解员的引导,据记载,在侵华战争末期,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短缺,为走出劳动力不足的困境,日本内阁作出了大规模强掳中国劳工的国策。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期间,日本从中国掳走四万余名劳工,迫使他们从事挖掘矿山、开凿山洞、装卸车船、挖河筑路等重体力劳动。不到两年时间,就有六千八百三十人命丧东瀛。日本战败后,幸存劳工回国时带回部分骨灰,但仍有许多中国劳工的遗骨被弃置山野或下落不明。纪念馆西侧黑色大理石名录墙上镌刻着6830名在日殉难劳工的姓名,展馆内2316盒劳工遗骨无声控诉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鲜活生命的消逝,直观冲击着民航学子的心灵。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入党初心
最后,由支部党员董仕宇代表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见证党员的入党初心,激励大家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参观完烈士陵园和劳工纪念馆董仕宇有感而发: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在庄重的烈士纪念碑下,在那默哀的一分钟里,我深深悼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民航强调‘敬畏生命’,而先烈们毫无顾忌的献出自己最重要的生命权,故而我要秉承先烈遗志,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为建设更加繁荣、平安、美好、和谐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支部成员黄雨佳说: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在学习中勤勉努力、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中勇往直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微不足道,每个人能力有限,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的奉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们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